趁著過年前的民宿住房空檔,老頭向公司請了假跟丫頭兩人去了一趟好多年沒去的太平山,以前去太平山都是在炎炎夏日的季節前往,在冬季前往還算是頭一遭,太平山的冬季也別有一番蕭瑟的美景,不過大體而言,ㄚ頭認為她還是比較喜歡夏季太平山百花盛開的景色以及清涼的感受,然而這趟匆促的旅行最讓人值的回味的應當是在寒冷的天候下浸泡在暖呼呼的鳩之澤溫泉中吧。
平日人煙稀少雲霧飄渺的太平山,置身其中真有遺世獨立之感,山上的氣候真是千變萬化,才一會兒光景廣場怖滿了雲霧
。
由此照片可看出當時的氣溫為9度,而山下則大約為16度,因此在炎炎夏日中身居太平山那可真是清涼的感受。
在觀景台上蹴足,視野無限遼闊。
遊客中心內的燈箱導覽照片
這是太平山最負盛名的戚樹步道,葉片落盡的畫面真比不上秋天楓紅的美景。
在夏季前往蹦蹦車站的步道上方可是會開滿了遍地的毛地黃呢~
蹦蹦車站內部一景
光禿禿的戚樹其實也有另一番蕭瑟之美
畫眉鳥可說是太平山常見的鳥類,姿態優雅
老頭很幸運每回上太平山都會遇見他們美麗的倩影
往雲海館的鐵道旁種植的植物為倒柏,下方還很有創意的配上了樹幹的造型。
這步道真的是又陡又長,但卻是最佳的森林浴享受,只是丫頭輕易的就給戰敗了。
廢棄的房舍與樹草漫生的步道交織出一幅自然脫俗的畫作
老頭也以長鏡頭補捉到行駛於山林間的蹦蹦車
這畫面如果搭配雪景山林(禾田居就收藏有一幅這樣的照片喔)那可真是很有北國的fu呢~
由太平山車行下山,驚見天然的壯麗溪流,真讓人佩服大自然的造物能力
在山道的中途有一處叫「中間」地名的地方,蜿蜒的林道煞是美麗。
冒著白煙的鳩之澤溫泉遠觀可真像是製造白雲的機器呢
鳩之澤溫泉的煮蛋池
行過遠處的藍色吊橋就是小木屋住宿區
鳩之澤溫泉區一景
這是泡湯的配備,當天戶外溫泉池未開放,因此老頭僅能選擇湯池狹小的溫泉湯屋,不過丫頭說道這是她目前泡過最棒的溫泉水質了,老頭也覺得這細膩滑溜之感真的超優 。
土場是前往太平山山腳下的第一站,此處還特別擺置了森林火車的實體與復舊的車站供遊客參觀
下山後順道享用知名的天送埤卜肉美食是絕對不可錯過的
連連爺爺也臣服於這難的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