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蘭陽平原自古多風多雨,兩百多年前開蘭始祖吳沙帶領漢人開闊這片荒無的土地,以農耕方式的生活逐漸的取代了原住民族漁獵的生活方式,在當時人們是採聚落式的群居生活而逐漸向南發展,自頭圍(即現今的頭城)起為基業,逐步屯墾,繼而發展出二圍(即現今的二城)、湯圍(礁溪)、四圍(即現今的四城)、壯圍、宜蘭等溪北屯墾區,而"圍"字就代表了與原住民族的區隔潘籬。

    先人落地生根後,運用了高度的智慧,在住家周圍大量種值了竹林,來抵抗經年侵襲蘭陽平原的颱風,而在物質缺乏的年代,遭強風吹斷的竹筍,還可提供額外的加菜呢,另外種竹子的好處還真的是數不進,竹竿可當晒衣稈,可架設菜棚,竹筒可當童玩與存錢筒,另外老頭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在炎炎夏日,提供最好的陰涼處所,真的是比人工冷氣強上太多了,這些也都是老頭深刻的童年記憶。

    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堅固的鋼筋水泥取代了土塊磚瓦屋,而在蘭陽平原上的竹圍屋,也漸漸的式微了,老頭有感而發而發表此篇心得,如今在禾田居的周遭,還保有部份的「竹圍風情」。

蘭陽平原上建築物的最佳防風牆-「竹圍」

四週均被竹林包圍的斜屋頂式磚瓦屋

這是另外一間被竹圍包保護的房舍,電力線還直接跨越水田呢。

房前種有綠籬的竹圍屋,跟老頭童年的老家長的好像。

這間竹圍屋的屋頂經不起強風的肆虐,已改為紅色的鐵皮屋頂。

前方種有綠油油青菜的竹圍屋

這棟房子的規模很大(不過似乎是無人居住了),建的很有特色,距離禾田居僅約500公尺。

以清水磚構築的窗戶,很難得一見,牆面也很有特色(下部以石塊加水泥,上部為大尺寸磚)

屋脊下方還有獅子造型與花格磚點綴(想必是大戶人家)

大戶人家的另外一個角度(佔地真得很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禾田居民宿 的頭像
    禾田居民宿

    禾田居莊園-礁溪田園和風民宿

    禾田居民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